在湖南省邵陽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經市人大代表現場測評,市民宗局對《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建議》的辦理情況獲得100%的滿意率。
市醫療保障局到城步苗族自治縣茅坪鎮捐贈14臺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設備,總價值7萬余元,讓各族群眾在家門口享受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
市教育局先后組織三批共44名教師赴新疆支教,進行治校治教內涵、教育教學能力、師資隊伍建設等工作進行幫扶。
……
2022年以來,邵陽各級各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發揮黨政機關的示范引領作用,主動作為,積極配合,全力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工作。
邵陽市積極探索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之路,成立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其他常委和相關市領導任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各單位各部門層層壓實責任,實現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始終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將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工作作為全市的一項重點中心工作抓緊抓實。
用心用情抓督辦。去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建立一周一督導、一月一調度督導機制,組織召開專題推進會,認真梳理總結前期工作,列出問題清單,制定落實測評指標的工作方案和任務進度表,并將創建工作與人大業務工作緊密結合,組織開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規實施情況執法檢查,先后圍繞民族鄉、民族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黨和國家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區落實情況等開展專題調研,跟蹤督辦《關于我市民族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民族村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確保創建工作有序進行。
合力合拍促融合。邵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各市直屬單位開展2023年邵陽市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紅石榴”專場招聘會 ,提供了機械制造、電子信息、酒店、文旅、食品、醫藥、農業等7000余個就業崗位,吸引了2000余人參加,其中777名求職人填寫了求職登記表,現場達成就業意向279人,參與“直播帶崗”線上互動人數達5000余人,有效促進邵陽地區就業工作。
團市委、市教育局組織在邵各族大學生到蔡鍔故居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多措并舉強示范。市行政服務審批局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通過“四屏三欄兩平臺一窗口”發揮宣傳優勢,做到“外有景觀小品、知識宣傳,內有宣傳知識上屏、上墻、上宣傳單”,通過開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紅旗窗口,營造出濃厚的創建氛圍,進一步提高窗口工作人員和辦事群眾的知曉率;通過“六個有”,即黨課、培訓、測試、演講、講故事、懇談會等方式促教育,提升各族干部員工對民族團結知識知曉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走深走實;深入聯點村(社區),及時了解各族群眾思想動態、利益訴求,幫助群眾解難題、送溫暖,深入推進“黨群干群一家親”“中華民族一家親”。
入腦入心學先進。2023年,邵陽市直屬機關工委舉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知識理論測試,重點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民族理論政策等內容設置題目,進一步提高全市機關干部職工共同參與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營造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的濃厚氛圍。
市鄉村振興局選派的各級駐村工作隊,扎實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市交通運輸局統籌推動全市民族地區農村公路建設,實現了民族地區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市科技局將“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納入《邵陽市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立足職能職責,發揮服務功能,邵陽各級各部門廣泛進行學習,積極開展活動,全力推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工作。
目前,邵陽市已創立了6個國家級、11個省級、152個市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和1個省級、11個市級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下一步,邵陽各級各部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完善創建舉措、全力拓展創建思路,匯聚起各民族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步入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讓民族團結的石榴花在邵陽常開長盛、結出累累碩果。
(記者 朱力波 通訊員 李京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