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冰箱貼、筆記本手賬”“還可以做抱枕和鼠標墊,或者陶瓷擺件”……1月27日,記者走進位于新邵縣嚴塘鎮大源村的馬麗婭非遺剪紙展覽館,馬麗婭正與設計師討論得熱烈。
“我為兔年設計的‘兔女俠’表情包很受年輕人喜愛,我們想趁著這股熱勁,把它制作成文創產品。”見記者來到,馬麗婭興致勃勃地展示設計稿。
馬麗婭是邵陽剪紙(新邵剪紙)非遺傳承人,2022年12月底,她為兔年設計創作了一組“兔女俠”表情包剪紙作品,共17個表情。“兔女俠”活潑可愛,人物造型結合了中國京劇穆桂英的形象和卡通兔形象,用中國畫的表現形式呈現,滿滿中國風。
“用剪紙作品制作文創產品是一種創新,能進一步推進非遺活化利用。”馬麗婭說。
作為邵陽剪紙非遺傳承人,馬麗婭持續創新,用好作品吸引人。其作品內容與時俱進,2020年創作的《天使的翅膀》《一定會勝利》等12幅抗疫作品,2021年創作的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100幅剪紙作品,展出后產生熱烈的社會反響。她還創新剪紙材料,如她把用轉印紙剪的作品,借助熨斗加熱“印”在白色T恤衫或布袋上,設計制作成年輕人喜歡的物品,帶到景區、活動上推廣,很受歡迎。
為推動非遺傳承,2017年來馬麗婭成立的麗婭剪紙工作室還培養了17名教師剪紙設計師,他們在各自任教的學校開設17個剪紙課堂。同時,她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教學,成立“中小學美術教師工作坊”,為新邵縣40名美術教師傳授剪紙技藝;開展剪紙教學進校園、企業活動,4年送教70余所學校。在她的推廣帶動下,邵陽多名青少年愛上剪紙、參與學習。目前,最早一批剪紙“小能手”已能獨立創作。
“非遺好物只有不斷創新,與現代生活連結,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馬麗婭表示,2023年她將持續創新。“我的計劃是把剪紙文化與地方特色融合,針對邵陽的標志性美食、景點、傳統習俗等民俗產品,設計創作系列作品,讓邵陽剪紙更有特色。”馬麗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