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8月4日訊(通訊員 袁學龍)綏寧縣紅巖鎮沈家村古泉原是一片撂荒的禿嶺,今年以來該村積極推進撂荒地整治,昔日荒嶺變成了集體增收、村民就業致富的金山銀山。8月3日,筆者走進該村古泉產業基地,只見滿坡綠色、土雞群群、魚躍水塘……煞是一片產業興旺的喜人景象。
沈家村是紅巖鎮一個偏遠山村,共348戶1098人,其中有脫貧戶65戶217人,監測戶1戶1人,是省級脫貧村。為了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該村把撂荒地整治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產業和經濟的重要抓手。自去年以來,該村共籌措項目資金50萬元,采取“基地+產業+農戶”的管理模式,以古泉嶺為中心共流轉拋荒土地250畝,不但建起了土雞、水產養殖場,而且通過復墾,種植金絲皇菊20畝、優質水稻60畝、玉米大豆50畝。
據沈家村黨支部書記唐漢澤介紹:“今年我村在縣委組織部直接幫扶下,充分利用本村優勢,流轉土地、整治拋荒、發展種養業,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
該村對撂荒地的有效整治,不僅有效促進全村種養產業的快速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同時也帶動了脫貧戶在家門口就近就業。據介紹,該村古泉產業基地散養的第一批土雞已上市銷售,總收入12萬元,為集體經濟創利2萬余元。目前,產業基地共解決全村剩余勞動力就業100余人;增加村民經濟收入30萬元以上,人均增收3000元。該村脫貧戶楊庭多見記者采訪,他高興地說:“今年我在村里的產業基地做事,每個月收入大概3000元左右,解決了我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