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11月16日訊(通訊員 楊堅 許友愛 唐琪)一河清水緩緩流淌,平整的坡岸,樹木斜出伸向水面,樹根牢牢扎向河堤深處,如虬龍般蒼勁有力,遠處田園金黃色的稻子、金燦燦的臍橙,拂水的楊柳,飄香的桂花,閑漫的人群,小魚間或躍出水面…… 一幅美韻幻畫的秋冬景色徐徐展開。經過一年多的精心打造,新寧縣黃龍鎮朱元沖村的齊心河“樣板河”已雛形顯現,呈現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風貌。
“齊心河徹底變了:水清了、岸綠了、魚也多起來了,每天我和老伴會來走一走,坐一坐,看一看。”11月15日,該村年過古稀的陳老伯高興地對前來釆風的攝影家們說。
這是黃龍鎮全力打造的“樣板河”齊心河的成果。自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該鎮以打造“樣板河”為契機,以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統籌兼顧、整體施策、日,多措并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河流建設和水生態水環境修復。2018年投入10萬元,突出治理了齊心河段亂占、亂建、亂排、亂倒、亂截流等“五亂”行為。繼而注入40多萬元對河道清障,垃圾清理,污水排放進行全面整治。動用機械40余臺次完成夫夷江黃龍鎮段、齊心河等河道垃圾清理,清理垃圾8萬余方;將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與村級文明建設掛鉤,加大對垃圾現象的處罰力度,發揮村保潔員和民間河長的作用,對河道垃圾、道路垃圾、排水溝垃圾進行治理,做到村邊、河邊、路邊無垃圾,避免垃圾流入河道。同時,爭取了朱元沖村面上污染整治、污水處理項目工程資金1000多萬,規劃建設1個大型污水處理中心、5個小型污水處理廠;同時,鎮、村每年都要組織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自發組織籌資購買各種魚苗放入齊心河、夫夷江、三聯水庫等水域。
2020年,該鎮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邀請相關部門和有關專家對治理項目進行實地考察,按照科學規劃河道,結合治理河道項目,斥資180萬元,對“樣板河”齊心河朱元沖村段的12組避難橋至醫院壩段2.2公里進行延伸打造。工程建設堅持上下游、左右岸聯動,水、岸同治,以河道景觀提升為重點,推進齊心河生態示范建設。將河流生態功能、自然涵育功能、景觀美化功能緊密結合,開展了河道治理、圩堤加固、箱涵建設、生態綠化移植、景觀休閑器械建設、附屬設施等內容。結合正在推進的改水改廁工作和農村環境衛生治理,從源頭減少污水與垃圾排放量,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將齊心河打造成“清水河、生態河、景觀河、民生河”,變成沿線群眾受益的“幸福河”。
目前,黃龍鎮齊心河綠色生態景觀河道已初成雛形,為建設“創新、富裕、宜居”新黃龍提供堅強的生態保障,成為黃龍鎮河道建設靚麗的生態名片,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黃龍鎮黨委書記、鎮第一總河長李斌說,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美麗鄉村題中之意,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要久久為功,不能畢其功于一役,要有“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意志和“行百里路半九十”的清醒,推動“河長制”高質量發展,我們要一年接著一個干,一張藍圖干到底,讓黃龍鎮河域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