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8月5日訊(通訊員 張雪珊 胡浴明)8月4日下午,邵陽市資江北岸望江樓前河灘邊,工作人員在醒目地段豎立“請把垃圾帶走”溫馨提示牌。這是邵陽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聯合會繼去年5月首創“邵陽灘主”制,榮獲湖南省2022年“十佳生態環境公眾參與案例”獎后的又一創新環保舉措。
該志愿者聯合會前身為邵陽市紅十字保護母親河志愿者協會。2018年初,雙清區佘湖小學教師李志明聯合一群常年與資江、邵水母親河相伴的冬泳愛好者及環保志愿者發起成立邵陽市紅十字保護母親河志愿者協會,每兩周舉行一次大型巡河護河活動,通過常態化巡河發現問題、反映問題,并采取“回頭看”的方式督促相關部門解決。在三年多的實踐中,志愿者發現交匯于主城區的資江和邵水兩條河流,每天云集不少釣魚愛好者,河灘上留下的白色垃圾觸目驚心,不但影響了城市環境衛生和文明形象,對飲用水源地水源也造成了不可忽視的污染。為此,他們于去年5月創造性地建立“灘主制”。即以青龍橋、西湖橋、雪峰橋等橋梁為界,將邵水東西岸、資江南北岸劃分為27個網格區段,并以東(D)、西(X)、南(N)、北(B)編號,編制D1——D8、X1——X8、N1——N6、B1——B5共27個代碼,發動大家自愿認領,成為該區段“灘主”。很快,27個網格區段被熱情高漲的志愿者們全部認領完畢。目前共有37名“灘主”,始終堅守在護河凈灘一線,其中有“祖孫檔”朱加援、楊潤君和朱則行;有“夫妻檔”程誠和沈小梅、羅霞和湯志強、申群韓和葛社華、李志明和羅芳君;更有“家庭檔”廖志祥、康順連夫妻和兒子康蓁晴,以及簡波雄、王亞平和女兒簡單、兒子簡志友等,成為護河凈灘的主力軍和生力軍。
群眾生活無小事,綠水青山更無小事!“邵陽灘主”們一有空余時間,就到自己的“領地”撿拾白色垃圾,巡查護河凈灘,發現污水直排、生活建筑垃圾違規堆放等問題,迅速向有關部門反映,督促相關單位及時整改落實。去年以來,志愿者總計護河凈灘2800多人次,撿拾白色垃圾3700余袋,反映并督促解決污水直排、生活建筑垃圾違規堆放等問題110余個,撰寫“凈灘”日記心得1600余篇。
為破解資江和邵水沿河垃圾亂扔亂堆這個“老大難”問題,助力守護一江碧水,志愿者聯合會近期又推出新舉措,攜手兩家環保愛心企業首批制作了54塊“邵陽灘主”環保溫馨提示牌,用以提示垂釣愛好者和游人時刻注意保護環境。截至8月4日下午,54塊環保溫馨提示牌已全部安裝好,矗立在邵陽市區邵水東西岸和資江南北岸,成為“文明邵陽 雙清攬勝”的又一道靚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