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肖明珠,35歲,是邵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的主治醫生,也是湖南支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隊員。
今天是我們回邵休整的第12天,在這些天里,我看了很多關于我們醫護人員馳援黃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重溫了我們寫的一篇篇戰地日記和家書,仍然心緒激蕩。我知道,在黃岡的55個日日夜夜,將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光。
每天都是拼盡全力
1月28日,我告別了妻子和一歲多的女兒,帶著前一天妻子連夜去超市為我準備好的出行物資,和戰友們奔赴湖北。
我們到達黃岡入住酒店時,已是23時。夜里的城市是清冷的,這是我第一次到黃岡,從來沒有想到,我會以這樣的方式認識黃岡。
經過兩天培訓后,1月31日,我接到通知:當天進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我們醫療隊負責南1棟6病區的醫療和護理工作。
在黃岡的這段日子,我上班的時間通常在晚上。因為進入隔離病房需要穿戴好防護服等裝備,我一般需要提前兩個小時出發。3層防護服(衣)、3雙手套、2層口罩、1個防護眼罩、1個防護面屏,整個人裹得嚴嚴實實,另外還身穿紙尿褲,里里外外,穿脫程序復雜且不能出錯,整個過程至少需要1個小時。
進入隔離區后,我們至少要工作6個小時以上,期間不吃飯、不喝水,這對身體和心理都是一個巨大考驗。而且防護裝備密不透風,工作時一動就更加悶熱,防護眼鏡經常起霧,頭上和額上的汗水流進眼睛又痛又癢,身上的衣服也是經常濕透。剛開始我很不適應,缺氧反應特別嚴重,出現頭昏眼花、胸悶氣喘、惡心嘔吐的情況。
每天,我進入病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其他醫護人員逐一查看患者的身體狀況,并做好詳細記錄。了解管護的病人中,哪些人發燒、咳嗽,哪些人血糖血壓情況不好,哪些人情緒不穩定……然后,根據患者的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每次回到酒店后,我都精疲力盡,有時剛靠在床上就睡著了。盡管一線工作辛苦,但作為一名醫生,戰疫是我的責任。在這個被需要的戰場上戰斗著,我倍感自豪。
他們是患者也是親人
1月31日,我們收治了一名女患者,她看起來很憔悴。我是她的主管醫生,交流后我了解到,她的家人也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是在另外的醫院住院治療。她覺得自己很孤獨,又擔心家人的情況,心里焦慮又害怕。
我很理解她的處境和心情,于是主動加了她的微信,安慰她要相信我們醫護人員,積極配合中西醫結合方式治療,并鼓勵她適當鍛煉。
經過溝通、治療,她逐漸開朗樂觀了起來,咳嗽、發熱等癥狀逐步得到緩解,呼吸順暢了不少,睡眠質量也得以改善,吃飯也開始有了胃口。后來,她還主動跟著醫護人員練八段錦、五禽戲,增強抵抗力。
2月12日,是她治愈出院的日子?!靶めt生,我們可以擁抱一下嗎?”當天,我一進隔離病房,就看見她站了起來,戴著口罩朝我走來,一邊走一邊流著淚。感動的情愫涌上心頭,我連忙迎過去,給她一個擁抱。她哽咽著說:“肖醫生,你們是我的救命恩人,也是親人。”那一刻,我也想哭,心中有這段時間辛苦付出被理解被認同的激動,也有被患者當成親人的感懷。
其實,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我們和患者每天都處于相互理解、關懷、感動的狀態中。我記得,有次夜里查房,一名老人的輸氧管脫落了,我走向老人準備給他戴好,誰知老人揮手致意說:“不要太靠近我,我怕傳染給你,你只要告訴我方法就好?!?/p>
2月5日,是我到黃岡的第9天,收治的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于當天上午治愈出院。他也是一名醫生,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治療過程中,為減輕我們的工作量,換藥瓶之類的簡單醫護工作都是他自己做。出院時,他說:等14天觀察期結束后,想向領導申請再次到臨床一線工作,“到那時,我們就是同事,可以并肩戰斗了?!?/p>
是的,他們看到了守護在身邊的醫護人員的付出,感受到了在這艱難時刻的關懷與關愛。他們是患者,也是戰疫者,是我們的戰友,也是我們的親人。
兩城禮遇終生難忘
3月17日,支援黃岡邵陽醫療隊所負責的新冠肺炎患者“清零”。3月22日,我和湖南支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的戰友們離開黃岡,啟程回家。
那天,送別。我比剛進入隔離病房時還要緊張、激動。
送別現場,和我們一起戰斗過的黃岡醫護人員來了,每天接送我們上下班的駕駛員兄弟來了,酒店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也來了。
在黃岡的街道上,十余里,沿街都是送行的市民,他們揮動著旗幟,拉著歡送的橫幅,喊著感激的話語,為我們送行。
一位父親騎車帶著孩子,一路跟隨車隊送行。孩子大概十來歲,手中拿著一面國旗,還有一張寫著“感謝湖南醫療隊”的紙板,跟隨我們一路送到高速入口。
我還看見,那個舉著“長大后我就成了你,致敬白衣天使”標語的小女孩……車內的我,想要對他們說點什么,卻哽咽了,只是使勁地揮手、揮手。
到長沙高鐵站,家鄉邵陽的車隊來接站了。到邵陽市區,等候多時的家鄉人民在夾道歡迎。到集中休整的酒店,妻子和女兒也來了,我和她們隔著酒店的玻璃對視著,有激動也有開心。因為太久沒有見面,女兒一開始居然沒認出我,可在我轉身時,女兒卻吵著要我抱。55天的戰疫時光,一路上的最高禮遇,親人相見時的激動,我這一生都不會忘記。
“是你們舍小家為大家,奮不顧身地前往抗疫最前線;是你們用血肉之軀,為中國人民筑起了防疫的長城……”3月13日,我收到長沙怡雅中學1712班陳峻杰、鄧艷婷兩位同學的來信,這讓我很驚喜也很感動。雖然我和他們素未謀面,但他們的情誼躍然紙上。
在回信中,我告訴他們:我們不是偉大的個體,而是有幸生在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時代!我為能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貢獻自己的力量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