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7月28日訊(通訊員 羅嫚婷)“現在河深了、水清了,就像多年以前的樣子,只是河岸、大壩比以前更漂亮了!”邵東市周官橋鎮黃渡村村民李國富住在河邊幾十年,看著河道整治后的變化,現年67歲的他好像又記起了家門口河流多年以前的樣子。
與邵東市城區相連接的邵水河周官橋段,在周官橋鎮境內長約11公里,因兩岸住戶多、養殖多、違建多等原因,這條河曾是當地水環境整治方面的一個“硬傷”,沿河群眾對改善水環境有著強烈的愿望。自河長制實施以來,該市以貫徹落實“河長制”為抓手,清理各類違建和養殖,通過疏浚淤泥、護岸加固,著力建設“樣板河”,還河道以清秀面貌。
在資江水系邵水支流的上游牛馬司段,兩側生態護坡上種滿了姹紫嫣紅的護岸植物,清澈的河水蜿蜒流過,一群白鷺在河岸兩旁休憩,偶爾掠過水面覓食。遠處的田園,郁郁蔥蔥,像是一幅風景旖旎的綠色畫卷。每天下午6時左右,周邊村民都會到河畔乘涼、鍛煉、散步。“經過整治,這里的環境改頭換面,不僅白鷺多了,周邊村民也愛來。”70多歲的劉老伯感慨道。
自邵東市開展樣板河建設,各鄉鎮開始了各具特色的“整治之路”。廉橋鎮結合正在推進的改水改廁工作和農村環境衛生治理,從源頭減少污水與垃圾排放量,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流澤鎮徐家沖水庫21個非法養魚的圍堰全部拆除,魏家橋鎮深入開展地籠網打撈專項整治行動……樣板河建設是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水資源管理的有力舉措,為建設水清、河暢、岸綠的生態水網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