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在线,欧美色综合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中文日韩欧美,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黄色片在线播放,欧美视频一二区

首頁 > 決勝2020?勝仗篇

昔苦今甜 黃連沖村的“幸福”蛻變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賴泳源 陳呂芳 唐莉 張圣曜 2020-08-13 08:58

【編者按】

云端,代表著我國日益發達的通信網絡和社會信息化。它讓社會更智能、更高效,讓生活更美好。云端之上,我們見證村民們如何借助信息化渠道助力脫貧,留存好三湘大地上精準扶貧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目睹湖湘兒女砥礪奮進的矯健身影。

本次系列采訪,記者們將走進田間地頭,用一篇篇報道、一張張圖片、一段段視頻,記錄下中國電信湖南公司在扶貧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發掘其中的好故事、好經驗、好模式,一起為這場脫貧攻堅戰鼓與呼,營造昂揚向上的氛圍,凝聚樂觀奮進的力量,展現社會扶貧在精準扶貧中起到的積極作用。

華聲在線記者 賴泳源 陳呂芳 唐莉 攝影 張圣曜

“我們村叫黃連沖村,意思是老百姓以前的日子過得和黃連一樣苦,交通也不方便。”8月5日上午,懷化市麻陽縣黃連沖村支部書記向玉學說,現在村子通網絡了,也脫貧了,大家過上好日子,商量著把黃連沖村改名為幸福村,讓大家見證村里的幸福生活。一進村部,向玉學來了句這樣的開場白。

(村支部書記向玉學在獼猴桃樹面前,向網友做直播。)

原來,黃連沖村因為多山地,產業發展滯后,村民收入增長緩慢,青壯年多選擇外出打工。近年來,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和中國電信懷化分公司的幫助下,黃連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29戶526人,截止2019年已經有123戶512人脫貧,剩余未脫貧6戶14人(均為兜底戶),于2020年6月底前已全部脫貧,昔日的黃連沖村正在向“幸福村”蛻變。

水果熟了,村民坐等采購商上門

(黃連沖村距離麻陽縣城很近,十分鐘車程即可到村部。)

黃連沖村離麻陽縣城很近,從城里出發十來分鐘的功夫,沿著平整寬敞的水泥路,直行即達村部。一下車才發現,這里山高溝深,林密樹高,竟置身大山深處。

“幾年前,通信覆蓋不到位,手機信號也不是很好,村民與外界信息溝通不太靈通。”聯合支部書記、中國電信麻陽分公司總經理唐正大告訴記者,這種現狀制約了村民的農產品外銷,當然也就制約了經濟發展。

在那時,村民的水果往往需要采購商上門才能銷出去。“這種銷售方式非常被動。”向玉學說,水果議價權往往在采購商手上,村民增收自然深受影響。

中國電信懷化分公司充分認識到扶貧工作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結合“智慧懷化”建設,協調和整合各方資源和資金,對黃連沖村開展網絡扶貧專項工程。2019年2月,中國電信懷化分公司投入10多萬元,黃連沖村的光網工程終于開通,同時在村部增設移動信號放大器,一舉滿足了村民通信的需求。

(中國電信員工在檢修設備,確保正常運作為村民提供網絡。)

今年,中國電信懷化分公司再次投入10萬余元,持續優化網絡和線路,在原有的3G設備上增加4G設備,擴大手機信號的覆蓋范圍。目前,全村實現光網全覆蓋,70%區域覆蓋4G信號,100%覆蓋3G信號。

“下一步,我們將利用我們中國電信的網絡將黃連沖村打造為‘平安鄉村’,進一步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國電信麻陽分公司總經理唐正大如此表示。

電話通達,扶貧隊上門助銷水果

(黃連沖村的山頭上種滿了橘樹,清風拂過,一枝一葉隨風舞動。)

大地給了黃連沖村連片的山巒,雖然不適合耕種莊稼,卻適合發展林果經濟。村支部書記向玉學介紹,村里耕地面積只有669畝,而林地面積達到8756 畝。“靠山吃山,全村發展林果面積達到2350 畝,種有冰糖橙、柑橘、奈李、枇杷、獼猴桃、草莓等多種水果。”

貧困戶段桃花的新居旁遍布橘樹,柑橘青果在陽光下恣意生長。“我家種植了30畝柑橘,雖然離成熟期還早,但是兩個月后,屋前屋后都是黃澄澄的果子。”她憧憬那空氣里都彌漫著柑橘清香的金秋十月。

(黃連沖村聯合支部書記、中國電信麻陽分公司總經理唐正大走訪貧困戶段桃花。)

然而在前些年,她卻因為不懂種植技術,果子產量和銷量都不太好。“那時只有幾千元的收入,日子入不敷出。”回想起那段時光,她說家里有六口人,生活過得緊巴巴。

在村支兩委和扶貧隊邀請下,農業技術老師進村講解柑橘種植技巧和銷售策略。后來,經過不斷學習和探索,她種植的果子越發甘甜,又不斷追加種植面積,產量逐年增加。生產旺季,扶貧隊也會和她打電話,探訪水果銷量情況,甚至借助企業平臺,幫助段桃花銷售柑橘,把一車車果實往山外運。

“現在,家里每年四五萬元收入,生活比過去好多了。”生性開朗的她邀請記者參觀家里,只見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都齊備。在扶貧工作隊幫助下,她們家還喝上了自來水,一擰水籠頭,水就嘩嘩流下來。“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和城里差不多,城里有的我們家基本都有。”她笑呵呵地說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線。

網絡帶貨,巾幗電商爭做新果農

(黃連沖村種植各類水果,村民們開始嘗試做電商。)

隨著網絡不斷改善,水果的銷售方式也在改變。“大家好,這是我們村產的奈李,味道清甜,口感絕佳,歡迎大家來品嘗。”村民劉英的朋友圈里,開始刷屏村里的水果,吸引網友不斷點贊下單,在線購買。

近年來,村里越來越多的果農利用網絡銷售水果。“我們去年在網上賣了5萬元水果,網絡下單,直接快遞到家。”劉英說,網絡售貨更加方便快捷,受到越來越多的村民重視。

不久前,麻陽縣人社局組織電商培訓,黃連沖村7名年輕人報名學習借助網絡銷售農產品,劉英就是其中一位。她還注冊直播賬號,準備做直播帶貨,推銷新鮮水果。“我們中有好幾個是女性,大家干勁很足,準備等柑橘上市之際做直播帶貨,做乘風破浪的‘新果農’”。

(劉英讓村民拍攝朋友圈素材,希望通過網絡推廣黃連沖村水果。)

“年輕人不僅銷售自家農產品,也會幫助銷售貧困戶的水果。”黃連沖村駐村工作隊長鄭陽波告訴記者,隨著4G在村里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村民希望通過網絡售賣水果,增收脫貧。

“如今,水果種滿山間地頭,日子越過越甜。”向玉學說,黃連沖村村名中的“黃連”兩字的寓意已不在。“說不定,再過一段時間,我們村就改名‘幸福村’了。歡迎你們再來品嘗水果,享受幸福的滋味。”


weixin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