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珠區石榴崗河碧水綠堤,岸風輕拂處,惹人迷醉,不愧是廣州治水的標桿!
中山市三角鎮寬闊大道旁的廠房內,機械高聳,管道或橫或豎,一派壯觀氣象!
無疑,這些有關于水;而這些,也有關于一名邵陽漢子!
他是李重周,邵東黃陂橋人。如今的廣東湖南省邵東商會執行會長。
也是廣州市科景水利工程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海源管業公司副總經理。
南粵大地商潮涌動之處,他憑借著“前鋒”魄力和善謀性情,一步步開拓著自己的順風順水事業!
李重周在石榴崗河道旁。
1988年,李重周從邵東一中畢業,考入華南理工大學,專業是水利水電工程建筑。
向來成績優異的他,專業水平自然不差。而他的另一個愛好就是足球。
“近乎狂熱的迷戀,風雨無阻出現在學校足球場上。我是前鋒”。李重周笑著說道。
專業成就事業,而“前鋒”精神也被他一以貫之。
“踢球也是腦力活”,所以他常常出現在最有可能射門的地方。
“思考,琢磨,謀定而后動,看準時機全力以赴”,所以他在日后成為在廣州喝“頭啖湯”的水務先鋒。
1992年,李重周大學畢業,原本想留在廣州的他分配到長沙,在水電八局的六年時間里,他被派往懷化建設五強溪水電站四年,“我們這些大學生,每天都市和全國眾多頂尖的專家、學者討論”,李重周不僅掌握了水電工程從設計到施工的整個流程,也進一步讓他的“愛琢磨”成為了習慣。
1998年,已是工程師的李重周,找準機會實現了當初的夢想:他被調到廣州,在廣州水利局的下屬單位水利設計院工作。
因為過人的能力和豐富的經驗,李重周很快就嶄露頭角,擔任剛成立的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在市場招投標競爭中取得了不俗成績。
數年之后,一個機會出現了。廣州市的治水工程開始向社會民營設計單位開放。“我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只要有射門的機會,就有可能成功。”
辦公室里的李重周一臉認真。
他要吃“頭啖湯”,憑借著對廣東市場的了解,還有自身的專業設計知識。
2005年,李重周正式走出體制,踏上了獨立創業之路。但是,剛下海的他并沒有在馬上浸潤商潮的福蔭。連續兩次投標度沒有成功。第三次投標,是一個河道整治工程,因為方案切合實際,理念前瞻,得到了業主單位的高度認可,也開啟了獨立創業后的第一單。于是,他的事業開始水到渠成、順風順水了。
在他和團隊設計投標成功的案例中,有過總體勘測設計費超過2000千萬的案例,也有過石榴崗河流域環境治理這樣的經典設計。
文承榮是科景公司的工程師,認識李重周十幾年了,他這樣評價這公司的掌舵人:基礎扎實,涉及、施工、預算等很全面。為人務實而思想前衛,有前瞻性。石榴崗河道當初環境很差,如今已成為廣州市河道治理的示范工程。
2007年,一直在設計領域翱翔的他開始“擴張”,水利施工開始啟動,管道企業開始運作。
設計、施工、管道生產,李重周的如“水”之路,漫延著愈加勁道十足。
設計,一班專業團隊,李重周的老本行!
施工,廣東省技術水平前列的隊伍!
管道更不用說,國統股份廣東海源管業有限公司,響當當的實力品牌!
海源管業廠區內氣勢恢宏。
廠區一角。
“經常思索,明天的路該怎樣走。正如踢球,總想著怎樣進好下一個球”,李重周如此說道。
1月24日晚,在廣東省湖南邵東商會的辦公室里,李重周正在翻看著刊物收藏架上的《邵陽市湘商產業園招商政策和項目簡介》,并用手機拍攝下了關于水利建設項目的相關資料。
他剛從邵東老家回到廣州才數天,為了參加邵東商會的成立大會。
他對商會的理解樸實而純粹:參與到商會中,貢獻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他對家鄉的情懷近乎“偏執”:家鄉,是我們土生土長的地方,是自己可以抱怨百次,別人不能說半句“壞話”的地方。
李重周深情地表示,從小喝家鄉的水長大的,一草一木總關情,人不能忘本。
“這些年家鄉的變化很大,只要有合適的機會肯定選擇家鄉投資興業。看到家鄉有些地方比其他城市差一點,很焦急。家鄉好起來了,自然會引以為傲。”
用手機拍攝《邵陽市湘商產業園招商政策和項目簡介》中的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