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6月25日訊(通訊員 楊貴新 袁桂梅)6月24日,從省林業局傳來喜訊,隆回被評為全省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近年來,該縣在深入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充分發揮林業產業優勢,堅持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相結合,走“造血”扶貧的路子,走生態扶貧的路子,加大對貧困人口扶貧力度,發揮好林業產業扶貧作用。
造林綠化提高貧困人口務工收入。近年來,全縣共完成各類造林19萬畝,森林撫育8.1萬畝。在林業重點工程、重點區域綠化項目中全縣累計聘用固定造林人員6000多人,人均造林工資收入1.4萬元。造林隊員從建檔立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中聘用,并長期聘用1100名貧困人員,年增收人平1.4萬元以上。
林地流轉增加貧困人口收入。近年來,全縣流轉林地25萬畝,全縣林權抵押貸款3000萬元,林地流轉、林權抵押貸款為貧困戶發展產業和脫貧致富提供了資金保障,為林業生態扶貧注入了新活力。
發展林業產業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全縣油茶種植總面積達到12.7萬畝,其中貧困戶種植油茶面積4.8萬畝。受益貧困戶6300戶,油茶已進入掛果階段,開始產品收益,為貧困戶穩定脫貧又增加一重保障。
森林生態補償增加貧困人口收入。下達全縣公益林區劃界定面積每年90.02萬畝,累計兌現到農戶的生態效益補償資金每年1300多萬元。生態補償涉及572個行政村10.2萬戶,其中涉及貧困戶每年1.8萬戶,受益貧困人口5.8萬人。
林業項目增加貧困人口收入。近年來,全縣實施造林補貼、森林撫育補貼、石漠化綜合治理、長防林項目、鞏固退耕還林項目、完善退耕還林補貼、新一輪退耕還林補貼、商品林禁伐補貼累計投入資金1.09億元。涉及全縣所有的村,受益貧困戶2.1萬戶,8.1萬人。
森林管護增加貧困人口收入。落實森林管護面積261萬畝,累計聘請1650名護林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護林員1004名。幫助一批貧困家庭直接脫貧;同時各鄉鎮和林場從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中組建了100余人造林、防火消防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承擔鎮辦轄區的森林火災撲救和林業重點工程造林,每人年工資可達4000元。
林產企業就業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全縣林產加工企業有30多家,重點支持以百山木業、佳鼎木業為龍頭的林產加工企業,幫助這些企業實現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轉型,通過提高市場占有率、擴大產品影響力、增加就業崗位,這些企業解決了300多名貧困人員就業崗位,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創造了就業脫貧的途徑。
改革貧困林場走出困境。通過改革將國有林場的公益性性質,把國有林場的基本支出納入縣本級財政預算,年年縣財政核定林場改革經費1000萬元以上,確保國有林場干部職工的基本待遇只增不減,確保了林場各項工作正常運轉。同時在縣城給國有林場干部職工每人建設了一套住房,。讓國有林場走出困境,實現了“兩改善兩促進”:改善民生,改善生態;促進職工就業,促進林場發展,顯現出山頭更綠、林下經濟蓬勃發展的喜人局面。
發展林下經濟增加貧困人口收入。該縣通過發展“林竹、林茶、林菌、林果、林藥、林畜、林禽、林花”等林下經濟,增加林農收人,全縣共發展林藥、林菌、林禽、林畜、林油、林蜂等林下經濟產業10萬畝,林業產值突破9000萬元,共涉及5000農戶,其中涉及貧困人口1000多戶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