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11月20日訊(記者 程懿 通訊員 姜仁順 鄧星照 魏志剛)11月20日,“創新湖南高峰論壇暨麓山求是講堂創新峰會走基層(院士專家邵東行)活動”新聞發布會在邵東市舉行,邵東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國軍致發布辭,介紹邵東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情況。院士專家學者、湖南省相關部門和邵陽市、邵東市相關領導及邵東本土省級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高新企業代表200余人參加。
本次活動是今年農民豐收節湖南省級層面12個系列活動的內容之一,由湖南日報社、湖南省委黨校主辦,邵東市委、邵東市人民政府、創新型湖南建設宣傳展示活動組委會辦公室承辦,自11月20日開始,至11月22日結束。旨在推進“三高四新”戰略在邵東落實落地,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活動既有現場觀摩考察環節,又有論壇主場及圓桌對話,屆時院士專家不僅要做主旨演講,還會現場解疑釋惑,為邵東發展把脈會診,支招出力。
近年來,邵東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實省委“三高四新”戰略,大力實施“興工旺商、轉型升級”,著力建設創新宜居清廉邵東,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建設“創新邵東”,該市積極對接前沿科技,搭建起引領轉型升級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2017年率先在全省縣級層面組建智能制造研究院,圍繞輕工行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升級以及人工智能,開展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培養等工作,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協助企業開發創新產品53項、申請國家專利450件,打造了東億電氣、億利金屬等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全市160余家傳統企業實現了“機器換人”,2020年智能制造研究院獲批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為推動產業集聚發展,該市加快園區建設,形成了支撐產業發展的“1+4”工業園區發展平臺和格局。該市緊緊抓住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機遇,推行“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新型工業地產模式,在全省率先建設湘商產業園,帶動仙槎橋五金工業園、黑田鋪印刷工業園、廉橋醫藥科技工業園、團山中小企業創業園加快建設,全市形成了1+4工業園區發展格局,打造了全省標準化廠房建設的“邵東樣板”。湘商產業園建成標準化廠房260萬平方米,獲評“全球湘商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園區”“湖南省雙創示范基地”,2020年邵東園區技工貿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
該市出臺了《邵東人才行動計劃》及7個配套文件,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近年來,引進各類人才1100余人,柔性引進院士、國家級人才30余名。
同時,該市還把鄉村振興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統籌城鄉發展,發展鄉村優勢產業,打造特色小鎮。
該市突出各地特色,因地制宜發展“一鎮一業”。重點支持團山打火機,黑田鋪印刷,流澤楊梅,靈官殿葡萄,九龍嶺油茶,牛馬司蔬菜,簡家隴、魏家橋精品水果等特色小鎮建設。廉橋鎮入選“全國第一批特色小鎮”,仙槎橋鎮評為“全省首批特色工業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