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風撫,秋日灑處桂飄香;碧水移,竹筏無聲江靜享!
桂林市區,漓江岸邊,羅才榮遙望著象鼻山,輪廓分明的臉龐透著堅毅,雙目炯然洋溢深情,“桂林山水甲天下,家鄉山水最迷人”。
他說的家鄉,是邵陽;游弋著的竹筏,是他想在家鄉推廣的無聲純電動竹筏“九馬”。
羅才榮在商會辦公。
羅才榮,40歲,邵東縣靈官殿人。這名在2011年剛36歲就成為桂林邵陽商會會長的漢子,是龍脊國際大酒店董事長、龍勝雞血玉協會副會長、桂林市工商聯副主席,在桂林,用屬于“寶古佬”的精氣神,演繹著屬于自己精彩和傳奇。
1995年,羅才榮從部隊退伍后,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他在老家開過飯店;也到深圳,做過蔬菜批發……但是,在別人眼里的“高收入”,卻滿足不了他發展壯大的雄心。“看到很多老鄉比我更成功,我暗下決心,向他們學習,成就自己的事業。”于是,2002年,他來到了桂林,立志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一開始,他跟著一名在桂林從事房地產行業的親戚,在當時桂林大力建設之時,干起了工程土建。不習慣受管束的他,一開始并未從做生意的“小老板”角色中緩過神來。很快,他的工作態度受到了親戚的“強烈刺激”,并發生改變。
羅才榮至今還記得那些話語:別人出來闖,有車有房,你呢?
“的確很受刺激,也很不服氣。”羅才榮隨即冷靜下來反思自己,并付諸行動。在工地摸爬滾打,從小工做起,羅才榮開始學習每一個工種的作業、標準……幾個月后,憑著自己的勤奮好學和肯干,他成為了工地的小工頭。
豪爽、熱心,羅才榮“出外靠朋友”的話得到了印證。因為他的熱心,經過朋友介紹,他獨自承建工程的第一單在桂林龍勝開始了,這標志著他事業的起航,也為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有過挫折,經歷過失敗,但不甘平庸的羅才榮終究還是開啟了自己人生的新里程。從親戚的指導關愛,到成為數十名建筑工的領頭人,再到2005年自己獨自承包建筑工程,羅才榮漸漸在建筑行業嶄露頭角,并成為了桂林市靈川建筑公司
的總經理,承建了眾多當時桂林有影響力的大型土建項目。
“成為包工頭后,先后從家鄉帶出來四、五十人”。鄉親們勤勞、淳樸,知根知底,是羅才榮帶鄉親闖天下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他的家鄉情懷:“當時的家鄉很窮,有這樣的機會和鄉親們一起打拼,至少能改善他們的經濟狀況。”
隨著桂林的發展建設,羅才榮的事業也漸入佳境,被吸納為桂林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此后,羅才榮開始了事業的轉型,逐漸從土建項目淡出,開始涉足金融投資行業,成立盛達投資擔保公司;又成為某知名白酒品牌桂林總代理,再到投資酒店行業……在財富增長的同時,羅才榮的朋友也愈加增多。
年青,意味著活力。2011年桂林邵陽商會成立,他當選為會長。“我也是不服氣,為什么這么多在桂林的商會能做好,我們邵陽人怎會做不好。”在他努力推動下,經過眾多在桂林的家鄉企業家的籌備,當初已有百余人入會的桂林邵陽
商會成立了。“一個抱團發展的平臺,邵陽精神展現的舞臺。作為會長我將盡力做得更好,不辜負老鄉們的期望。”
“年富力強,雷厲風行”,桂林邵陽商會副會長艾昌軍這樣說認識6年的羅才榮,在這個大多是年青人的商會,邵陽精神在團結中煥發著活力。
綠意漓江訴鄉情。
從成立開始,每年組織商會選取一個貧困學校進行資助;在家鄉捐款修路,為村里80歲以上老人春節封紅包;組織會員幫扶老鄉受傷的小孩,為老鄉維護正當權益……羅才榮的仗義延續著。“把有志于長遠發展的老鄉團結起來,相互添磚加瓦,共同做好商會,讓邵商在桂林走得更遠、更寬廣。”
如今的桂林邵陽商會,置辦了400余平方米的辦公場地,會員單位已超過200余家,涉及房地產、金融投資、建筑、機電、餐飲、貿易等眾多領域,成為桂林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力促進了桂林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重視。
在羅才榮會長的努力下,桂林邵陽商會多次獲評桂林市優秀商會。2014年5月20日,中華邵商聯合會會長、秘書長聯誼會在桂林龍勝各族自治縣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會長、秘書長以及桂林邵陽商會等商界精英100余人齊聚龍勝,共商邵商發展大計。
2013年,羅才榮立足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開始涉足旅游行業——與人合作研發的、如今已在漓江游弋的“九馬”,這也是羅才榮想在家鄉推廣的產品。目前“玩美桂林,靜享漓江”的宣傳語,或許表明“九馬”特色,純電動,無聲,可和三五好友暢享水面風景;或許能彰顯羅才榮的初衷,旅游本就是快樂的事,環保節能保護環境更是大勢所趨。
“勤勞,敢闖敢干,不服輸,敢為天下先。”羅才榮詮釋自己心中的邵陽精神時,邵陽話音里飽含深情:“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心底最深的情感總牽系著家鄉。我也愿意回到家鄉,為家鄉發展出分力。
桂林邵陽商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