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2月19日訊(通訊員 趙宇峰 魏志剛 鄧祎可 劉旭東)近日,邵東市面向高校和社會引進55名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為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邵東市多措并舉,著力構建引才、育才、留才一體化機制,著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此次引進的專業技術人才主要面向醫學、教育、經濟、宣傳等領域,對簽約的專業技術人才,根據學歷、職稱發放6至10萬元不等的生活補助,給予5-15萬元的住房補貼。邵東市大力實施人才引領戰略,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培育、開發和使用,出臺相關政策,提供優質服務,完善獎勵機制,營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環境。
用優惠政策引聚人才。制定《邵東人才行動計劃(試行)》和7個配套文件,全面構建“1+X”人才政策體系。從租購房、生活、子女就學、直系親屬就醫、交通等五個方面為引進的人才提供便利。實施“一企業一博士”工程,將國家級人才、博士后、博士等高端科創人才資源引入邵東,參與到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過程中。在邵陽市率先出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重點引進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和科技創新創業團隊,對新辦高新技術企業最高獎勵100萬元,近年來共發放獎勵經費1000余萬元。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新建邵東市第一家博士后工作站,獲得省級獎勵經費100萬元。
用優良環境服務人才。設立人才服務窗口,為高層次人才配備服務專員。對人才實行重要節日、生日或取得重大成就時進行慰問走訪,定期組織專家體檢,提供優先診療、健康管理和咨詢服務。建成2棟企業人才公寓,解決高層次人才子女200余人的就學問題。對高層次人才優先使用人才專戶編制,隨時發現,隨時引進,實行先進人后入編。設立1000萬元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和500萬元邵東經開區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為各類人才提供專業化、集成性、一站式服務。
用有力措施激勵人才。以財稅措施為杠桿,鼓勵企業建立技術入股、期權激勵等薪酬激勵體系和醫療補助、帶薪休假等福利保障體系,已發放企業人才補貼271萬元。建立“邵東英才”選拔機制,每5年舉辦一次人才工作表彰大會,評選一次“邵東市突出貢獻人才獎”。鼓勵醫療衛生教育人才進修進步,每年安排400萬元用于名師名醫人才專項培育。目前已發放正高級職稱且專職在醫療、教學一線崗位的人才資助經費475萬元。鼓勵發展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創新工作室,對4家勞模創新工作室給予10萬元工作經費資助。組織高技能人才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技能大賽,對獲獎人員給予2—10萬元經費資助。
用優質平臺培育人才。以搭建平臺為引才依托,建成1個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3個省級研發機構。加強校企合作。通過與邵陽學院、湖南工程學院聯合培養,采取3+1,5+2的教學模式,聯合培養創新、技術型人才800余名。打造名師工作室,帶動青年教師成長成才。開展“迎鄉賢建家鄉振鄉村”活動,出臺支持政策清單45條,努力促成項目回歸、資金回歸、技術回歸、人才回歸,全市共成立鄉賢分會26個,村級鄉賢工作站580個,泰國、北京等外地聯絡站36個,摸底登記在冊鄉賢14566名,初步統計投入鄉村振興幫扶資金3.5億元。
近年來該市共引進產業發展急需人才700余人、專業技術人才1000余人,引進教授、博士等高端人才102人,人才引進后安居樂業,人才紅利逐步凸顯,人才活力競相迸發,為加快建設創新宜居清廉邵東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