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6月28日訊( 譚克揚 謝續才 朱勛)以“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踔厲奮發做好邵陽市安全生產四個方面的工作”為題,邵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永紅,于6月27日下午,在中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組委會主辦的“應急安全云課堂”上,以線下錄制、線上直播的方式,就該市“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講述了成功做法和經驗。具體內容如下: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指示,一再強調要統籌發展和安全。近期,黨中央又提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安全生產是永恒的主旋律。
王永紅說,一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邵陽市作為湖南省人口大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發展理念,不斷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深入開展各個領域的專項整治,堅持不懈夯實安全基層基礎,安全生產工作成效明顯。
第一方面,完善安全責任體系
王永紅在講課中闡述,安全生產,領導有責、屬地有責、部門有責、企業有責,而歸根結底,每個人才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至關重要。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健全完善市安委會組織制度,明確由市、縣兩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市、縣安委會主任,由政府常務副職、鄉鎮街道由擔任黨委委員的班子成員分管安全生產工作;在市安委會牽頭管總框架下,成立能源、交通、工礦、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學生安全、旅游、農林水利、特種設備和商貿流通等10個專委會,進一步厘清細化行業領域安全監管責任;將安全生產工作列入市委社會治理六項重點工作和市政府“三重點”任務體系,同步納入各縣市區黨委政府績效評估考核重要內容。
其次,建立黨政領導同志分片包線機制。制定下發《市委市政府領導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清單》,建立市委常委負責聯系縣市區,副市長負責分管行業領域,“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持續實行“市委常委包片、市政府副職聯線”黨政領導帶隊督促檢查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做到將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與業務工作同時安排部署、同時組織實施、同時監督檢查。
第三,創新開展機動式“點穴”巡察。市委將安全生產納入政治巡察重要內容,市委巡察辦、市安委辦聯合對事故多發、問題突出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開展安全生產“機動式”巡察。邵陽創新開展安全生產“機動式”巡察工作的做法,被湖南省安委辦在全省推介。
第二方面,持續開展專項整治
王永紅談到,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是排查整治安全隱患的有力抓手。在不同時節,有著不同的安全防范重點。開展專項整治,對著問題去,實現精準有效治理,從根子上解決老問題,在制度上扼殺新隱患。
一是持續開展安全專項整治。實施“一季度一行動”,將每年一季度開展的“春雷行動”固定為全市安全生產領域的工作制度;二季度開展“防汛抗災”“強執法防事故”“安全生產月”等專項行動,以穩定安全形勢;三季度開展“大培訓大排查大攻堅大整治”“秋季攻勢”等專項行動,以護航經濟發展;四季度開展“安全生產特護期”“歲末年初安全大檢查”“幸福敲門、安全到家”等專項行動,助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從而,做到季季有行動,月月有比拼,全年保持安全生產嚴管高壓態勢無間隔、不斷檔。
二是重點落實安全專題行動。按照中央和省里統一決策部署,持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推動責任落實落地、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強化行業領域整治。以“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專題行動為抓手,加強安全生產宣傳引導、強化安全執法嚴格倒逼,推動企業全面落實“一必須五到位”要求,努力實現“我要安全”主動轉變。
三是閉環整治安全隱患。對全市重大事故隱患實行動態梳理,建立隱患清單、責任清單、銷號清單“三個清單”,嚴格按照“一單四制”要求整改落實到位。市安委會牽頭管總,按照屬地和行業領域監管職責分解整改任務,定期將安全隱患和問題交辦給各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督促各專業委員會牽頭對相關行業領域開展督查巡查,協調解決具體的矛盾和問題。
第三方面,夯實安全基層基礎
王永紅懇切地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安全生產工作既要從上而下部署,更要從下而上落實,要“兩頭熱”,才能“四季安”。
著力推動安全監管重心下移。以新一輪機構改革為契機,所有鄉鎮(街道)都在機構限額范圍(六辦三中心一大隊)內設立了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辦公室,實現了市、縣、鄉三級都有行政機構和行政工作人員負責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工作。全市所有村(社區)都設立了村級安全監管員,一般由黨支部書記兼任,負責安全生產的排查報告、宣傳教育等職責落實,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元的專項工作補助。
強化基層消防、礦山救護等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針對本市消防安全隱患多、基礎條件差的特點,市委、市政府創新啟動基層消防上臺階“三年行動”,全力打通基層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市財政按照全市3299個行政村每個村1萬元的標準,撥付資金建設微型消防站,首創了基層消防“一村(居)一站”模式,要求學校、醫院、企業、小區、院落等單位,采取自籌自建的方式建立微型消防站。同時,明確村(社區)主任擔任消防安全責任人,分管武裝政法或綜治的副職擔任消防安全管理人,全方位構建了基層消防工作管理平臺和責任體系,著力筑牢消防基層“防火墻”,基本實現了“小火救援不出村”的目標。
注重建強邵陽市礦山救護支隊。該支隊建隊62年,通過反復淬煉和各種嚴峻考驗,如今已擁有52名指戰員,下設3個戰斗分隊,在礦山事故、有害氣體泄漏、中毒事件、森林火災、防汛抗旱、水域救援、潛水搜救、尤其是處理水害事件等方面,具有強大救援能力,屢建奇功。62年來,打贏1595場救援硬仗,真正成為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應急救援鐵軍。
第四方面,關閉退出落后產能
王永紅還談到,綠色發展,優勝劣汰,關乎長遠利益。淘汰落后小產能,既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需要,更是安全生產的需要。邵陽堅決向“帶血的GDP”說不,堅決向“帶污染的GDP”說不。
狠抓小煤礦全面關閉退出。從2014年起,邵陽作為湖南省試點單位,全面啟動了落后小煤礦關閉退出工作。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全市原有107家煤礦(其中市屬國有煤礦11家,產煤縣市區8個)全部關閉退出,目前僅存省里下放的省屬國有煤礦3家。關閉退出小煤礦的做法,被稱為“邵陽經驗”,受到國務院安委辦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在全國重點地區煤礦關閉整頓工作座談會上作了典型經驗介紹。
同時,大力整頓煙花爆竹生產經營秩序。自2016年起,在湖南省率先啟動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退出工作,采取“領導高位推動、適當經濟補償、細致思想工作、嚴格監管執法”多管齊下的措施,市、縣兩級財政共投入9960萬元,引導全市原有52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全部關閉退出,工作做法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此后,又將煙花爆竹違規貯運、違規經營列入重點整治范圍,關閉5000余家不符合安全條件的零售店,驗收合格后新開業的零售店,全部達到規定的外部安全距離和場內安全條件,解決了煙花爆竹零售店長期存在的“下店上宅、前店后宅”這一難點問題。
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邵陽市將堅決扛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以“時時放不下心”的責任感,以“事上見”的工作導向,把安全生產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以安全生產之安,支撐社會大局之穩,推動經濟發展之進,努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