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訊(楊賢勇 肖曉鋒 楊伯放)3月15日,記者在武岡市灣頭橋鎮六家鋪村衛生室看到,診斷室、理療室、點滴室、中藥柜、西藥柜架等一應俱全。衛生室配有常規的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血糖儀、電腦等常用醫療設備,村醫伍彬正忙著給患者開處方、取藥、打點滴……
“以前村里人看病,村衛生室缺醫少藥,打個吊針都不方便,只能去鄉衛生院或者市醫院?,F在村衛生室進行了標準化改造,什么設施都有了,一般的病在村衛生室都能得到醫治,還能直接辦理農合報銷,真是既方便又省錢。”談及村衛生室標準化改造帶來的就醫新變化,前來就診的村民們都嘖嘖稱贊。
2015年以來,武岡市委、市政府把筑牢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村級網底作為全面深化改革、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高標準建設好農村衛生室,從根本上解決好制約基層醫療衛生的房屋、設備、人員三大瓶頸,走穩分級診療最先一步。武岡市決定用3年時間,采取新建和改建的形式,建好300個左右的村衛生室,實現全市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目前,第一批68個高標準高質量的村衛生室已經建成投入使用,第二批113個村衛生室大部分已完成主體工程,至2016年5月底,181個高標準高質量的村衛生室將全部投入使用,“村衛生室全覆蓋三年行動計劃”將完成62.6%。該市的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引起了強烈反響。湖南衛視新聞聯播欄目、新華社湖南分社等媒體,紛紛到現場采訪報道,《湖南衛生計生簡報》2016年第1期予以經驗推介。
武岡的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采取統一選址、報建、融資、開建。按照“適度超前,10年不落后”的要求,由市里統一設計圖紙,統一建設標準。新建的村衛生室每個投資40萬元左右,面積為180-200平方米,內部設置診斷室、治療室、處置室、藥房、觀察室、康復室、公共衛生室、健康教育室、資料值班室、衛生間等十室,完全能滿足村級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的需要;為擴大村衛生室公共服務面,方便群眾辦事,在條件適宜的村衛生室設置便民服務站,經費2萬元;市衛計局統一配置設施、設備。新建的衛生室功能齊全,設施完備。以前只有在鄉鎮衛生院,甚至要在縣級醫院才能檢測的白細胞測量、十二導心電圖測量、尿液分析儀測量、血糖測量、血氧測量、紅外額溫測量等,在村衛生室也能檢測出來了。在狠抓硬件投入的同時,武岡也加大了軟件建設。通過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村醫待遇,確保鄉村醫生留得住、服務優。目前,武岡現有的564名鄉村醫生中,執業助理醫師以上的77人,占總數的13.7%,其中主治醫師1人,執業醫師16人,執業助理醫師60人。
隨著新建村級衛生室在武岡推開,農村居民有了更好的就醫條件和環境,不但普通疾病可以就近檢查,還可以運用信息化在村衛生室看病直接報銷新農合,12大類43小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村里就可以落地了,不再像以前有了一點點小病就要去縣城。極大緩解了農村群眾就近看病之難、就醫之苦,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