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在线,欧美色综合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中文日韩欧美,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黄色片在线播放,欧美视频一二区

首頁

建湘中湘西南經濟中心,邵陽如何提升城市硬實力

來源:邵陽新聞網 作者:邱文麗 2017-01-04 09:21

 

邵陽,湘中明珠、資水名城,建城于春秋時代,至今已2500多年,以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而名播湖湘。作為一座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邵陽也一直是湖湘重鎮。

0

航拍邵陽。

差距:工業經濟的初興與困頓

邵陽,曾經是湖南省重要的工業城市,經濟一度輝煌。上世紀50年代起:邵陽人引以自豪的工業街,在一條近2000米長的街道兩旁,先后聚集了50多家國有及集體工業企業,造紙廠、糖廠、鋼筆廠、皮革廠、罐頭廠等工廠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從1953年到1978年,邵陽因資源豐富和地處“三線”地區而受寵,國家在邵陽投資興建了一大批大中型國有骨干工業企業如:紡織機械廠、湖南汽車制造廠、紙版廠、湘印機、資江農藥廠、液壓件廠、湘中制藥等等。這些企業在省內外都有較大的名氣。當時有紙版行業“北遼南邵”、印機行業“北人南湘”、液壓件“北榆南邵”的美譽。這些工業企業為早期的邵陽工業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邵陽擁有820萬人口,是湖南人口第一大市,歷史文化底蘊豐厚,自古以來是湘中湘西南的經濟文化中心,與中國西南地區各省市向來有頻繁密切的經濟商貿往來。“七五”期間邵陽為全省重要工業基地,形成了完備的工業體系,形成機械、電子、紡織、造紙、醫藥、化工六大支柱產業,支撐了邵陽和湖南的經濟的發展。

然而,市場化改革以來,受制于交通和西南內陸區位條件,導致邵陽一度淡出了區域中心地位,并在一段時期陷入區域發展的“低水平陷阱”,成為全省經濟的“短板”。以中小國有企業為支撐的邵陽工業逐步衰落:曾經跨入行業前茅的液壓件廠好景不再,赫赫有名的湘印機廠全國膠印機行業“三強” 地位不保,湖南汽車制造廠停產待租,過去紅紅火火的工業一條街變成了地道的“失業街”。

新世紀以來,邵陽市在爭項目、強基礎、謀改革、興產業、擴城鎮、惠民生等經濟社會發展上全面發力,現在與過去相比,邵陽市經濟無疑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與外地橫向比較,其發展還是較慢的,經濟總量仍然弱小,發展后勁不足,競爭力不強,經濟的落后狀況并沒有得到完全改變。

我們要建設成為湘中湘西南經濟中心,加快以邵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滬昆高速百里工業走廊為帶、縣市工業園區為點的“一核一帶多點”建設,努力打造湘中湘西南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百里工業中心。著力打造非公有制經濟示范區、全民創業示范區、國家發改委確定的首批湘中湘西南面積最大的產城融合示范區。努力建設開放型經濟示范區。然而從邵陽目前發展情況來看,與這一戰略目標也還存在著一定差距。邵陽作為湖南省經濟相對滯后地區,與全省一樣面臨縣域經濟、開放型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和金融服務業等“四大短板”。邵陽縣域經濟總體發展水平較低和金融服務業服務實體經濟不夠表現更為突出。同時還面臨長期累積的缺乏科學準確的發展定位、重點支持政策及項目不足、要素結構制約瓶頸異常突出、有效承接產業轉移面臨困境和經濟新常態下帶來的困境。

 

                                機遇:迎來加快發展新時期

盡管邵陽的經濟仍處于較為落后的地位,其發展面臨許多困難和多方挑戰;但種種跡象已表明,邵陽市經濟已進入了一個加快發展的機遇期。

近5年來,邵陽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在抓關鍵、破難題、補短板上出硬招、求實效,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全市主要經濟指標每年都保持兩位數增長,絕大多數指標實現翻番,增速處于全省第一方陣。在全省績效考核中,邵陽市從2012年起成為唯一連續4年評為先進的市州。2014年和2015年榮獲全省小康建設“經濟發展獎”,是大湘西5個市州中唯一連續兩年獲獎的地區。

三一湖汽工作人員正在作業。

三一湖汽工作人員在作業。

省委、省政府重點智庫聯合課題組在邵陽調研后認為:邵陽自古以來是湘中湘西南的經濟文化中心,雖然一度淡出了區域中心地位,但近年來,隨著交通區位條件改善和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邵陽市綜合經濟實力在湘中湘西南地區處于領頭雁地位。相關數據顯示,邵陽市居民存款和社會資本高居全省第二,僅低于長沙市;邵商數量和成熟的產業工人數量均位居全省前列,非公經濟也十分發達。這些是邵陽經濟將繼續領跑湘中湘西南地區的核心要素。邵陽還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在湘中湘西南有一定的優勢。邵陽成為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是我省優化空間格局的現實需要。

建成湘中湘西南經濟中心,邵陽經濟發展同樣面臨著五大機遇:一是全面協調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家將加大中西部地區扶貧開發力度,促進欠發達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補齊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短板。加上國家更加注重農業現代化,這些對于農業大市和民生薄弱的邵陽來說,將催生大量投資熱點和機會,為加快發展、后發趕超帶來重要機遇。二是區域發展戰略帶來的新機遇。國家先后實施西部大開發、武陵山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中部崛起戰略以及全國老工業基地改造、資源型枯竭型城市轉型、全國產城融合示范區等一系列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以及省里實施的湘西大開發、湘商產業園政策、婁邵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等政策,都將為邵陽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政策紅利空間。三是區位條件改善帶來的新機遇。隨著滬昆高鐵、婁邵鐵路擴改、懷邵衡鐵路和武岡機場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的建成,邵陽正式跨入“高鐵時代”,加之即將開工的張寧高鐵、呼北高速、邵東機場等,將拉近邵陽與全國、全世界的距離,全面提升區位優勢,具備融入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經濟區、大西南地區的時空條件。四是國內產業轉移帶來的新機遇。隨著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步入升級換代階段,東部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就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邵陽是全國的老工業基地,有很好的制造業基礎,技術力量雄厚,同時人力資源豐富,有820多萬人口,擁有100萬邵商資源和一大批高素質的產業工人,能夠有效承接產業轉移。五是邵陽市自身發展和內生動力帶來的機遇。東部城市群獲批,城市融城步伐加快,為加快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突破: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

短板和困境,是一個地區發展過程中特定階段和環境下的產物,只有全力補齊短板,通過量變積累實現質變,才能走出發展困境,化挑戰為機遇,為下一階段的跨越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建設湘中湘西南經濟中心,邵陽又該如何提升城市經濟實力?

1478477147912

寶工區內的湘商產業園標準廠房一角。

邵陽市經信委黨委書記謝益林表示,建湘中湘西南經濟文化,邵陽工業方面發展的目標可以用“一快、兩創、三倍、四固、五新、六扶”這十二個字來概括。一快,即大力實施興工強市戰略實現工業總量快速擴張。二創,即積極搭建創業平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三倍,即大力實施園區優先戰略,促進園區面積、園區產值園區規模企業倍增發展。四固,即以骨干龍頭企業為依托,促進食品、裝備制造、輕工、建材四大優勢傳統產業鞏固發展。五新,即以國家產業政策支撐為契機,引進和培育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六扶,就是將食品、建材、生物醫藥、皮具發制、打火機、特色旅游產品加工六大工業行業以“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方式作為產業扶貧攻堅的重要領域,實施產業精準扶貧。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兼職教授肖衛說:“建設成為湘中湘西南經濟中心,邵陽提升經濟實力的努力方向為:建設國家級交通樞紐,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區、非公經濟示范區、創新創業示范區、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等幾個示范區,建成國家級經濟開發區。”

邵陽正在以湘商產業園建設為契機,打造以邵陽經濟開發區為核心、滬昆高速百里產業走廊為產業帶,縣城工業園區為多點的“一核一帶多點”新型工業發展格局。加快邵陽經開區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步伐,統籌推進各工業園區產業升級、空間優化。依托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特色園區,促進三次產業、文化、生態、民生與城鎮建設深度融合,形成多個基礎扎實、實力雄厚、特色明顯的新增長點。因此,要繼續大力支持湘商產業園發展,大力支持邵陽經開區成功申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將邵陽打造成為國家級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支持食品加工、裝備制造、有色化工、建材、造紙和其它輕工業等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加快扶持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快速崛起,重新恢復邵陽30年前“工業強市”的雄風。

“在邵陽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堅實基礎上,支持將邵陽建設成為我省民營經濟發展示范區,帶動周邊地區民營經濟發展,彌補我省非公經濟發展不足的短板。要充分利用邵商資本、人力資源和政策優惠的優勢條件,深入推進大眾創新、全民創業,支持邵陽建設中西部地區創新創業示范區。”邵陽市政協委員、工商聯副主席王建軍說。

“另外,地區經濟社會要發展,交通須先行,交通是個重要的推進器。沒有強大的交通就不會有持續強勁的發展。只有大交通才能帶來大產業,只有大產業才能促進大發展,大產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邵陽要實現“二中心一樞紐”的戰略目標,就是要舉全市之力,圍繞“大交通、大產業”這幾個字做好文章。”

邵陽學院經濟管理系副主任李新平:“建設湘中湘西南經濟中心,要走特色發展之路,做大做強生態產業,跨越粗放式發展之步。邵陽武岡機場建成后,鐵路、公路、機場奠定了邵陽區位優勢,邵陽的西南大門打開,有利于邵陽利用外部資源,開放發展將成為重點。”

邵陽市正處于連接東盟的西南大通道上,是“十三五”湖南走出去的重要路線的前沿要地。“十三五”時期,邵陽堅持以泰國、老撾、越南、印尼4國為中心,大力推進在東盟各國家和地區境外貿易(商務)代表處及各種體制模式代理機構的建設,努力打造區域內對外貿易、經濟、技術和信息合作的全方位服務平臺,加大對亞洲其他國家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發展中國家的輻射力度。所以,省委、省政府在《湖南省對接"一帶一路"戰略行動方案(2015-2017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邵陽是連通中國-東盟經濟走廊和北部灣地區的大通道,是我省對接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要把邵陽建設成為湖南省開放發展示范區,尤其要從產業、技術和人才等全方位對接東盟實現開放發展。

揚帆破浪,邵陽“二中心一樞紐”戰略正當其時。在打造湘中湘西南經濟中心城市征途中,寶慶古城昂揚奮進!

weixin
123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