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的世紀大道。
市文化藝術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成為邵陽城區一個標志性建筑;邵陽經開區口味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抓緊時間生產;新華南路隧道、邵陽東貨運場等項目順利推進……初春行走在邵陽經濟開發區,伴隨著一個個提質擴容項目紛紛落地,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力不斷增強,一座嶄新的工業新城正傲然崛起。
雙清區交通便利,物流通暢,洛湛鐵路、滬昆高速、衡邵高速、320國道、207國道、邵陽大道穿境而過,是市區的“東大門”。近年來,邵陽市按照“東進南拓,西提北改,建設核心新城區”的思路,加快交通拓城、文化秀城、產業融城,雙清區“融城核心”的藍圖正逐步從藍圖走向現實。
拓寬交通網絡,出行更便捷了
岳玲家住雙清區高崇山鎮大興村,目前在做網絡兼職。說起近年來家門口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岳玲贊嘆不已。“以前從邵陽東收費站到市區,只能經老火車站走320國道,需半個多小時車程才能到達。自從世紀大道和邵陽大道開通以來,十分鐘的車程就能直達了。”
岳玲說,城區道路延伸了、拓寬了,連接高速的城市快車道相繼建成,使得市民出行更為便捷了。從市區至邵陽高鐵北站,走207國道需要90分鐘。邵坪高速通車后,從世紀大道上高速至邵陽北,4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與岳玲一樣,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城市交通建設帶來的方便與快捷。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2006年,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舉全市之力建設邵陽大道。2008年7月,全長22公里、路幅寬60米、雙向8車道的邵陽大道竣工通車。邵陽大道的開通,奏響了“一條大道催生一個園區、托起一片新城、造福一方百姓”的城市建設旋律,邵陽的城市擴容提質顯著加速。
東互通世紀大道是省政府確定的邵坪高速公路4條連接線之一,連接滬昆高速、邵坪高速、邵東機場高速和滬昆高鐵客運專線,是我市東大門的迎賓大道和景觀大道,更是我市的城市快速干線、交通要道和重要的工業走廊。該工程南起滬昆高速邵陽東收費站,北至320國道,全長5850米,主路為10車道,2012年8月正式動工,2014年10月1日竣工通車。世紀大道北路又稱邵坪高速L2連接線,途經雙清區火車站鄉前進村、泉塘村,新邵縣雀塘鎮軍田村、石灰村,止于衡邵高速雀塘互通(收費站出口),是市區連接邵坪高速并通往坪上高鐵站最快捷的連接通道,2015年底建成通車。
緊隨邵陽大道建成通車之后,寶慶工業集中區園區道路先后開工。園區以邵陽大道中段為中心軸向南北鋪開。目前,園區內形成了以邵陽大道、白馬大道和320國道西段為橫向主干道,以邵石路、新華路、沙塘路、財神路、進站路、大興路、東聯結線等為縱向道路,形成“三橫十縱”的網式道路結構,特別是圍繞以邵陽大道和世紀大道為十字軸的主干道,正打造一條新型工業走廊與城市生態走廊。
隨著高速、鐵路和高鐵等交通主干線的拉通,工業園區的區位優勢更加彰顯,成為東西部人流、物流的必經之地。往東與長三角相連,往西直通貴州、云南昆明,南下與珠三角、北部灣連通,北上直插中原地區。洛湛鐵路、懷邵衡鐵路在園區交匯,滬昆、二廣高速繞城而來,形成了“一小時到長沙、兩小時到武漢、三小時到廣州、四小時抵上海”的便捷交通格局。
隨著園區企業的紛紛入駐投產,園區員工上下班的難題隨之顯現出來。2016年6月3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邵陽經開區新開通了102、103新能源公交車專線,之后又開通了101、104路公交車。市民尹祥生在湘商產業園口味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上班,家住黃家山體育館附近。之前,由于未開通新能源公交車,他上班只能選擇乘坐7路公交車坐到老火車站,再步行半個小時到達廠里,十分不便。“新開通了102路公交車后,不用轉乘公交車,也不用步行了,出行難題得到了解決。”尹祥生笑著說。
引鳳筑巢,眾多企業紛紛入駐園區
湘商產業園建設的標準化廠房。
2015年3月,邵陽浩成膠管制品有限公司落戶邵陽經開區湘商產業園標準化廠房三區。公司負責人王應用介紹,該公司專業從事鋼絲編織膠管生產和銷售,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在浙江和長沙設有兩家分公司,現有員工40多人。之前,王應用在長沙開辦了一家膠管廠。2015年,他看中這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于是決定回鄉投資興業。
羅縣成是該公司的一名員工,新邵縣新田鋪鎮人。在2015年8月,羅縣成跟隨王應用從長沙回到邵陽工作。羅縣成說,這里工作條件挺好的,有標準化廠房和員工宿舍,公交出行也很便利。“以前在長沙打工,不能照顧家庭,現在回來在家門口就業,不僅收入可觀,還能更好地照顧老人和小孩。每個周末,我都會接兒子、女兒到這里來玩。”說起現在的工作,羅縣成一臉笑意。
作為老牌工業城市,邵陽曾一度錯失發展機遇,工業生產在全省處于落后水平。2015年,我省正式實施推進創新創業園區發展“135”工程(支持100個創新創業園區、新建3000萬平方米以上標準廠房、引進5000家以上創新創業企業)。我市決心乘此東風建立創新創業發展園區,引天下邵商,再現邵陽工業的歷史輝煌。2014年11月28日,我市召開湘商產業園區建設動員大會,將湘商產業園區建設作為全市經濟發展“一號工程”予以強力推進。
廖述冰是邵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他和同事們共同見證著湘商產業園的發展壯大。廖述冰說,湘商產業園規劃面積3.7平方公里,分為品牌服裝城、發制品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區、綜合配套區四個功能區,以發制品、輕紡箱包、機械制造、農產品加工、門窗產業、電子信息等為主導產業。標準廠房區規劃占地面積1000畝,建設標準廠房100萬平方米。湘商產業園建成后,入園企業將達到100家以上,規模企業50家以上,實現工業總產值200億元,完成稅收1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目前,已開工80萬平方米,建成46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0億元,簽約入園企業47家,解決5000多名員工就業。
2006年,寶慶工業集中區(現為邵陽經濟開發區)籌建,它南依滬昆高速和洛湛鐵路,北接滬昆高鐵,西至昭陽路,北達320國道,遠期規劃面積達60平方公里。隨著交通路網的延伸,園區路網的內暢外通和功能配套的全面跟進,帶動產業發展明顯提速,園區項目紛紛落地,一個經濟繁榮、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功能齊備的“千億園區”正在崛起。經過十余年的發展,邵陽經開區園區產業布局已具雛形,初步形成了先進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四大產業集群,三一重工、深圳富士電梯、恒天九五、九興控股、統一企業、發制品產業園、口味王集團、湘中制藥等企業紛紛入駐。截至目前,邵陽經開區共引進各類企業百余家。
完善基礎設施, 打造品質活力之城
市博物館。
邵陽城的變化,不單是量的擴張、形的改觀,更有質的提升。朝著建設百萬人口城市的目標,近年來,我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打造品質之城。一個大劇院如青蓮出水,左右建筑似扁舟蕩漾,一個形似“舟戲蓮花間”的巨大建筑群矗立在邵陽大道新城區,美輪美奐,這就是投資4.5億元、占地195畝、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市文化藝術中心。市文化藝術中心位于邵陽大道與新華南路交匯處, 2013年10月動工建設,各建筑主體于2015年8月完成,2016年進行了整體工程的全面竣工驗收。
市博物館位于市文化藝術中心西側,建筑面積15000平方米,2013年3月破土動工,歷時三年多建成。2017年1月22日,市博物館在市民的期盼中正式開館迎客。市博物館開放后,吸引了數萬人次前來參觀。“市博物館十分大氣,展室使用聲光電現代科學技術,使歷史人物活起來,文物亮起來,歷史濃縮在一起,全面展示了邵陽兩千多年的輝煌歷史。”參觀市博物館后,市民唐湘鵬感慨不已。唐湘鵬說,每天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不少人扶老攜幼前來觀看,贊不絕口。參觀市博物館,給人們提供了深入了解邵陽歷史和風土人情的良好窗口,讓市民在這里讀懂古今邵陽,感受邵陽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
城市發展,人口增加,對醫療、教育配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設市中心醫院東院、搬遷市一中,使得寶慶工業新城的城市教育、醫療設施不斷得到完善。市中心醫院東院項目位于邵陽大道與屏豐路交匯處,占地面積約460畝,總建筑面積約72萬平方米,包括醫療區和配套生活區。醫療區一期工程建筑面積約15.5萬平方米,2013年12月動工建設。目前,門急診醫技綜合樓主體工程完工,開放床位數1500張,計劃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二期老年康復、照護醫院工程建設計劃今年動工建設,2020年投入使用。
隨著寶慶工業新城骨干路網建設全面鋪開,一批行政事業單位、星級酒店、現代物流項目搶駐雙清,市行政中心、文化藝術中心、邵陽煙草物流園、溫德姆至尊豪廷大酒店、市中心醫院東院、市一中整體搬遷等項目紛紛在雙清落子布局,九興控股、三一重工、湘胖食品等多家工業企業爭先“安營扎寨”。雙清區正朝著建設邵陽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的宏偉目標加速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