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中)在表演竹笛。
二胡獨奏《瀏陽河》。
張泉在錄制《群英匯》。
歌曲演唱《咱們的老百姓》。
邵陽新聞網訊 (記者 邱文麗 通訊員 王霞)“這次上央視一口氣表演了四個節目,能通過這樣的平臺展現邵陽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感到很開心、自豪!”9月18日,聊起在央視表演節目的情景,張泉激動地說。
張泉是邵陽縣黃亭市鎮政府干部,從小就喜歡音樂,十幾歲時就開始學習二胡、笛子,鄰居、老師和同學們都夸贊他有音樂天賦,這讓張泉信心滿滿。由于家里兄弟姊妹多,家境困難,但父母對他學習音樂十分支持。后來,張泉師從邵陽縣祁劇團張躍安、邵陽學院副教授陳歐,不斷提高自己的演唱、演奏水平。
參加工作后,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愛好,在業余時間不斷練習,還不斷摸索出了用平時吃飯的碗筷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9月8日,央視三套綜藝頻道《群英匯》欄目演播大廳湘情濃郁、群文璀璨。由中央電視臺主辦、湖南省文化館承辦的《群英匯》湖南大湘西專場在央視舞臺精彩上演。本期是湖南赴北京參加中央電視臺《群英匯》錄制的第二場,以展現湖南湘西地域文化特點,以突顯湖湘風土人情、講述人民群眾平凡故事為主題的大型歌舞展示。
今年5月下旬,邵陽市文化館接湖南省文化館通知,中央電視臺3套《群英匯》欄目將進行名為“大湘西”的專場節目錄制,該專場節目將調取邵陽、懷化、張家界、湘西四地的群眾文藝節目參與錄制。
在省文化館指導下,邵陽市文化館即時發出通知,讓各縣區館踴躍報送節目,爭取參加央視節目錄制工作。初期收到來自各縣區報送各類節目近20個,在經過篩選、評議后,決定報送15個節目代表邵陽地區參加節目甄選。為充分挖掘各節目的特點及背后故事,邵陽市文化館還召開了“中央電視臺大型群眾文藝展示欄目《群英匯》邵陽地區報送節目座談會”,鼓勵各縣區文藝工作者踴躍參與,爭取通過央視平臺推介邵陽,展示群文工作者風采。
通過反復的評審和篩選,邵陽市文化館最終推薦了張泉前往北京參加《群英匯》,在錄制現場,張泉吹拉彈唱樣樣精通,先演唱了一首《咱們的老百姓》,后表演了竹笛《揚鞭催馬運糧忙》、二胡獨奏《瀏陽河》,并用碗演奏樂曲《生日快樂》,讓臺下觀眾目不暇接,驚嘆折服。
據悉,此臺節目將于9月19日在央視三套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