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7月26日訊(記者 程懿 朱杰 通訊員 歐陽國江)7月24日至25日,在2018年湖南—長三角經貿洽談周活動期間,邵陽市領導率隊專程考察了在滬發展的部分邵商和客商企業,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
產業興邵看實體。近年來,邵陽對外招商越來越精準,優惠政策也越來越實在,在“二中心一樞紐”戰略實施過程中,更是撬動了無限商機。客商們紛紛把目光對準了邵陽,準備加盟邵陽新時期經濟建設。
李丁利:積極引導會員企業回家鄉投資興業
上海市邵陽商會會長李丁利是一位家鄉情結十分濃郁的邵商代表。他在努力做優做強自己企業的同時,不遺余力宣傳家鄉變化,千方百計幫助招商引資。在他的帶領下,上海市邵陽商會不斷壯大,很好地執行了“整合優勢資源、支持企業創新升級、幫助來滬創業的邵商投資發展、幫助回邵去邵創業的邵商客商創造有利條件”四大任務,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上海市湖南邵陽商會于2015年9月經上海社團局批復籌備成立。商會目前在冊會員285名,會員注冊及投資企業共712家,遍布上海各個區(縣)。涉足化工、電子、五金、建材、酒店、物流、服裝、金融、建筑、房產、咨詢等多個行業。
去年以來,有4家上海企業落戶邵陽工業園區正式投產,有7家企業正在洽談推進。作為一名邵商,李丁利對家鄉十分了解。他說,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回邵陽投資興業?因為他們看到了邵陽市委、市政府的開放開明和戰略布局,看到了邵陽人民期盼發展的熱情和決心,看到了適宜企業健康成長的優良環境與無限商機。他鄭重表態:上海邵陽商會將積極引導會員企業回家鄉投資興業,主動參與家鄉的精準脫貧工程和鄉村振興戰略,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宣傳邵陽、推介邵陽,為家鄉的經濟建設、精準脫貧做出更大的貢獻。
徐仕立:力爭成為邵東成功承接沿海產業轉移過程中的卓越典范
7月24日,在邵陽市重點產業項目上海推介會上,東莞市晶博光電有限公司和邵東縣政府簽訂了《晶博光電項目協議》。東莞市晶博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仕立代表公司在協議書上簽約。
東莞市晶博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發生產和銷售手機及消費電子光學玻璃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立于2012年1月,經過六年的發展,目前在東莞有兩個分廠,員工1800人,去年產值8億元人民幣。
徐仕立介紹說,目前我們所處的手機消費電子玻璃產業的產業規模約有千億產值。5年以后預計會達到兩千億產值的規模規模。晶博的愿景是在未來5年左右實現上市,并用十年左右時間做到年產值百億元人民幣。懷揣這偉大的愿景夢想,去年,他來到了邵東考察。他認為,湖南比鄰珠三角,有地理優勢,邵陽地區更有人口紅利的優勢。并且邵東縣政府把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源泉,與制造業公司的生存需求理念一致,目標一致,因此決心來邵發展。未來公司將把邵東作為主力生產基地,力爭成為邵東成功承接沿海產業轉移過程中的卓越典范。
傅妙興:全力打造世界頂級的“羽絨之都”
7月24日,浙江柳橋實業有限公司投資的羽絨加工項目在“湖南開發強省暨優勢產業鏈項目推介會”上,與邵陽經開區現場簽訂合作協議,該項目正式落戶邵陽經開區。
柳橋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以羽絨產業為主的企業集團。在歐洲、越南、韓國、浙江、江蘇、江西、廣西、廣東、安徽、山東等地建有10多家子公司,擁有員工1萬多名。羽絨年加工能力逾5萬噸,羽絨制品、家用紡織品和服裝年加工能力達3200多萬件,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從2001年起連續多年被列為“中國民營500強企業”,并于2016年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擁有國際標準的質量檢測與產品研發中心,通過了CNAS“國家實驗室”認證,參與多項國家羽絨及制品標準的制定。
落戶就是最大的信任,柳橋集團總裁傅妙興說,集團進駐湖南這塊投資熱土,是雙方的緣分,是彼此的信任,更是我們共同的機遇。今年,集團決定正式在邵陽投資建設,在未來的一個時期,我們將致力于把邵陽建設成為中國中部和西南地區最大的羽絨制品研發、生產基地,全力打造世界頂級的“羽絨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