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正式為邵東縣打火機、箱包兩個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授牌。這是邵東縣推動民營經濟提質升級取得的又一成果。該縣出臺一系列鼓勵措施,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發展戰略,民營經濟活力迸發,呈現勃勃生機。
邵東縣發展民營經濟較早,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居全省第4位。目前,該縣登記注冊的私營企業12973家、個體工商戶42272戶,占全縣市場主體90%以上。去年,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1.6億元,其中民營經濟占80%。
為進一步發展好民營經濟,近年來,邵東縣著力對小作坊進行企業化改造,對傳統產業進行轉型升級。鼓勵企業進園區,實現集群化發展。還引進資金,建成邵東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為傳統產業企業進行技術研發、生產線改造、品牌設計等。目前,邵東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已申請專利近200項。一批民營企業經過技術改造與“機器換人”后,人工減少80%、產值增長四成,產品質量更好、品牌影響力更大。去年,以民營為主的邵東箱包、服裝行業出口創匯3.5億美元,較5年前增長了14倍。今年前三季度,全縣出口額近55億美元,同比增長13.9%。
在改造傳統產業的同時,邵東縣積極孵化、引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新興產業。銳科機器人、深圳顯創光電、甘肅康視達等一批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紛紛落戶邵東,機器人制造、華為手機配套等產業興起。銳科機器人聯合縣內行業共同建設產業升級轉型示范基地,力爭3年內完成500家企業智慧工廠設計開發,今年產值預計可達1.5億元。
通過改造傳統產業、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邵東縣民營經濟正朝著高質量、品牌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今年1至9月,該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7.8%。(記者 肖祖華 通訊員 劉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