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縣設立長興扶貧基金會為養驢扶貧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增強發展后勁。
長興扶貧基金會揭牌現場。
基金會成立現場為貧困戶發放慰問金。
長興種養基地養驢規模已達400多頭。
邵陽新聞網9月7日訊(記者 孫成學 通訊員 李彬之)9月6日,洞口縣醪田鎮20多位參與養驢項目的鄉親與貧困戶代表來到縣城共享一件大喜事:見證“養驢治窮”持續發力的產業扶貧基金會成立和專賣驢肉的“桔園驢莊”正式開門迎客。這是該縣養驢扶貧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增強發展后勁的創新舉措。
目前,位于洞口縣醪田鎮湛田村的長興種養基地養驢規模已達400多頭,下半年還將繼續擴養,預計年底可實現存欄1300多頭。黃姜、尹剛峰、廖名望、廖名凱等養驢項目帶頭人認為,養驢業正值風口,阿膠和驢肉消費需求巨大,必須帶領鄉親們加快發展。新成立的洞口縣長興產業扶貧基金會已存入啟動資金10萬元,以后每賣出一頭驢,即抽取5%注入扶貧基金會,這些錢主要用于扶持貧困戶養驢,兼顧解決特殊貧困戶生產、生活方面的困難。
中國正經歷著一場“驢荒”。
據中國新聞周刊《被阿膠和驢肉改變的養驢業:出路在哪?》一文的報道:中國正經歷著一場“驢荒”。過去30年間,中國驢的存欄量從頂峰時期的1120萬頭、占世界驢總數四分之一,下降到2018年的253.28萬頭。市場需求卻愈加旺盛,一方面是驢皮供不應求,中國目前阿膠的核心原料驢皮每年需求量是400萬張,但國內供給量不超過180萬張,需大量進口;二是驢肉消費異常火爆,“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被認為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京、津、冀、魯、豫等地大中城市經常面臨著驢肉短缺,南方城市更多空白。目前,新鮮驢肉零售價一直要70多元。
毛驢養殖現場技術培訓。
9月6日下午,養驢項目負責人黃姜、尹剛峰等人在醪田鎮湛田村養驢場為養驢貧困戶現場輔導養殖技術。黃姜介紹說:“驢對飼料的要求并不高,稻草、花生桿、玉米稈等可以,一天的飼養成本差不多只要5塊錢。驢也很少生病,養殖環境也較為干凈。”發展養驢項目,養殖成本低、風險小、市場廣,適合作為扶貧產業,做大做強。
位于洞口醪田鎮湛田村的毛驢養殖場生態環保、環境優美。
下一步,黃姜等人計劃將養驢項目向全縣和全市推廣,在城步建立千畝牧草基地,在全市大力發展驢肉體驗店,并依托“互聯網+扶貧”,搭車農村電商和鄉村旅游,帶領鄉親們一起“養驢治窮”、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