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1月21日訊(通訊員 石頌軍 劉志堅)1月21日,正值隆冬,雖然天氣寒冷,但在新邵縣陳家坊鎮朱家村一農家大樓里,卻情意濃濃,熱氣騰騰。
這天是臘月27日,也是新年前夕,陳家坊鎮黨委政府借助該鎮籍在外鄉賢返鄉過春節之際,組織召開“服裝復興之路"鄉賢懇談會。百余位在外知名人士、企業家代表,應邀與縣鎮各級領導歡聚一堂,暢述鄉情鄉誼、共商家鄉服裝產業復興發展大計。
陳家坊鎮屬有“湘中服裝城”美譽之稱,享譽省內外。九十年代初,該鎮原有300余家具有大小規模的服裝生產廠家,并有“情義緣”、“三瑤”等自己的服裝品牌打入株洲、長沙、武漢、上海等國內市場和泰國、新加坡等周邊國家。由于該產業沒有“抱團”合作等多種原因,因而“流產”,使該鎮服裝廠家逐步流向邵東、邵陽、株洲和深圳、海南等地。這樣,該鎮只留下30余家規模較小的服裝廠家。
為了復興服裝產業,振興鎮域經濟,該鎮按照縣委、縣政府年初的要求,建設“服裝特色小鎮”,特在春節到來前夕舉辦這一鄉賢“懇談會”。
懇談會回顧總結、分析了陳家坊鎮九十年該鎮服裝產業發展軌跡和衰敗原因,并就該鎮鎮域“服裝復興之路”做出了詳細的規劃和打算。據介紹,陳家坊鎮服裝產業園有五大發展優勢。一是基礎優勢:該鎮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城區五縱四橫的路網、一江兩岸七橋的布局、飯館、酒店、自來水廠、學校、醫院、垃圾中轉站等功能齊設施齊全。該鎮投資6000余萬元的棚改翻新項目已全面實施,投資2600余萬元的污水處理廠已完工,能充分滿足產業工人更多的物資文化需求。二是人才與技術優勢: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該鎮服裝產業與寧波紹興服裝產業處同一個發展階段,鎮域現存服裝加工作坊存有100余家,該鎮服裝產業的根基十分深厚,人才、技術資源豐富;三是勞力優勢:該鎮人口基數大,服裝人外出從事服裝加工的遍布全國各地,讓更多人在家門口就業,能充分利用當地熟練的勞力優勢;四是區域優勢:該鎮距離邵陽市區、邵東、新邵城區23公里,位于三地幾何中心,屬金三角地段,坐擁三地發展紅利,交通十分方便;五是政策環境優勢:在承接國家產業轉移和國家優惠政策的大環境下,即可借鑒邵東工業發展優秀經驗,又可借勢打造邵陽首個服裝產業園,享受政策紅利。在此,他希望在外鄉賢努力創業、回報鄉梓。
懇談會上,鄉賢們暢所欲言,拳拳愛鄉之情溢于言表。
“鎮里既有這樣的優美環境,又有人才優勢,還有優惠政策,開了年我把在廣州武門的服裝廠搬回家,把陳家坊的服裝產業振興起來,為家鄉的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做牛仔服裝的老板陳偉林表示。
寧軍成說:“92年我在本鎮開服裝廠,后因為路況、環境差、稅費過重,我就將廠房搬到深圳去了。今年回家看到家鄉的巨大變化,環境優美了,鎮里又出臺了回鄉創業的優惠政策,讓我吃了‘定心丸’,也決定打道回府,回鄉開辦服裝廠,帶領家鄉村民共同致富。”
.......
3個多小時的懇談會,與會鄉賢們立足自身所在行業和領域,就發展家鄉經濟、改善投資環境、振興陳家坊服裝復興事業等熱點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發言句句真知灼見,聲聲飽含深情,該縣主要負責人認真傾聽,不時與各位鄉賢交流對話,回應大家關切的問題,對各位鄉賢情系家鄉,支持和關心家鄉發展表示衷心感謝。并表示,歡迎鄉賢帶資金、帶技術回鄉復興陳家坊的服裝產業,加快家鄉的經濟發展,縣委縣政府將優惠政策、大力支持產業發展,更加期盼、渴望鄉賢多招商資源,共同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
據悉,通過這次懇談會,已有15位鄉賢簽訂了意向協議,投入意向資金近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