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瀟湘”水廠的礦泉水生產車間
邵陽新聞網6月28日訊(記者 何杰鋒 通訊員 陳美君)6月28日,在洞口縣桐山鄉椒林村的“沁瀟湘”水廠礦泉水生產車間,機器輕鳴,傳送帶上一瓶瓶礦泉水排起了“長龍”,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車間里機器運行時發出的嘈雜聲,在嚴柏洪聽來,卻猶如優美旋律。因為,伴隨著這“旋律”,一瓶瓶礦泉水帶著椒林村百姓脫貧致富、振興鄉村的夢想,正奔向遠方。
嚴柏洪是中國太平洋壽險湖南分公司駐椒林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他帶領工作隊進駐椒林村開展幫扶。
椒林村位于雪峰山深處,一條溪流縱貫全境,是千年湘黔古商道重要驛站之一。全村16個村民小組,332戶1337人分布在一條全長逾15公里的峽谷周邊。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03戶358人,是一個省級貧困村。自2018年3月進駐椒林村后,嚴柏洪帶領工作隊白天上門入戶走訪調查,晚上討論發展規劃方案,并確定了以產業扶貧為核心的脫貧攻堅工作思路。
嚴柏洪認為,貧困村發展關鍵核心在抓扶貧產業,除了一些當年投資當年見效受益的“短平快”產業,特別要注重長期可持續的產業。
椒林村遍山竹林聳翠,林間山泉水質甘甜,村內溪流經過處瀑布成群。來到椒林村的第一天,嚴柏洪喝著椒林村的山泉水,“有些甜”。怎么把這些天然資源利用好?嚴柏洪有了設想:建一個現代化的瓶裝水廠,為椒林村留下致富源泉。
在嚴柏洪牽頭下,駐村工作隊先后三次將山泉水樣送省權威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均為弱堿性水,非常適合開發天然飲用水。嚴柏洪深受鼓舞,他跑招商、談項目,最后與湖南本土的天然飲用水品牌“沁瀟湘”對接,引來了投資。利用村里的山泉水資源,椒林村正式建起洞口縣第一家瓶裝水生產企業。2019年4月,該項目破土動工。10月,正式投產,每小時可生產瓶裝水1.2萬瓶。目前,“沁瀟湘”水廠年產能達到350萬瓶左右。自去年10月份投產至今,銷售額已經超過60萬元。
“沁瀟湘”水廠的礦泉水水源地
嚴柏洪介紹,“水廠采用'村委會+公司+生產基地+貧困戶'的模式,村集體占股份10%,另有50多戶村民自愿入股,這一產業在解決了部分貧困村民就業的同時,也為村集體帶來長期穩定的收入。”
同時,工作隊規劃發展了180畝魚蛙稻立體生態種養產業項目,并結合洞口縣“三棵樹”扶貧產業,組織開墾種植了600多畝油茶,成立村油茶合作社,90%利潤歸種植貧困戶,10%歸村集體。進入豐產期后,能實現200多萬元收入。工作隊還深挖各類資源,推動該村發展旅游民宿以及油茶套茶葉、赤松茸、七葉一枝花、油葵等特色產業,著力打響椒林村“魚蛙稻”品牌,打造生態養生村,建設集休閑旅游、農家體驗、特色種養于一體的新農村。
兩年多來椒林村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新修了16座水壩、12公里水圳,通組道路全面完成硬化,7.6公里村主干道窄改寬工程已完工。全村安裝了100盞太陽能路燈,全村1300多人喝上干凈水、放心水。興建了文化廣場,村民們有了健身娛樂的場所。
“環境好了,文化活動多了,人也富起來了。你看咱們村,出門水泥路,晚上有路燈,真的不比城里差。晚上散步的、打球的、跳廣場舞的,比城里還熱鬧。”在椒林村文化藝術廣場,種“魚蛙稻”脫貧并致富的村民米承堯開心地說道,“幸福的生活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