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在线,欧美色综合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中文日韩欧美,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黄色片在线播放,欧美视频一二区

首頁 > 要聞聚焦

向人民報告|資江潮涌滿目新

來源:邵陽日報 作者:楊立軍 申興剛 2023-12-23 20:18

資江奔流,激蕩著發展的澎湃脈動;雪峰聳立,見證著古城的日新月異。

一年來,邵陽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以正確政績觀引領高質量發展,發展動能加速集聚、發展質效持續提升、發展底色更足更亮,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書寫了一域精彩。

這是全力以赴拼經濟的“邵陽答卷”——2023年,全市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7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穩中有升。

這是久久為功興產業的“邵陽步伐”——實施制造強市“六大行動”,九大重點產業鏈預計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2500億元。

這是用心用情辦實事的“邵陽成色”——省市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增長6.5%。

這是孜孜以求謀發展的“邵陽形象”——10余項國省重大活動在我市舉辦,邵陽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三個高地”鋪展新氣象

12月15日,在全市人才發展大會上,10個“揭榜掛帥”科技項目、重大科技人才項目現場簽約,為我市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注入了新動能。

作為湖南工業版圖上的重要一部分,邵陽工業的興衰始終關乎發展全局。邁進新時代,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望,積極融入全省戰略布局,加快推進“三個高地”建設,不斷培塑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產業興邵強筋壯骨。開展制造業發展“雙億”“雙百”提升行動,實施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88個,新增產值億元以上企業142家,比沃電子、邵陽液壓、國際數控、達力科技等投資過10億元項目投產達效,金盤科技、寶東醫藥等投資過20億元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構建具有邵陽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發展省級產業集群7個、全省排名第二,72個項目入選省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化”重點項目、總數居全省第一,邵東打火機產業集群成功獲批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全國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邵陽經驗得到推介。

科技創新熱潮涌動。扎實推進科技創新“五大工程”,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深圳大學等省內外10余所高校開展戰略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建成市院士(專家)產業園,落戶院士(專家)工作站(室)11個,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5家,邵紡機滌綸短纖紡絲裝備、寧慶航空航天五軸加工技術打破國外壟斷,邵東入選第二批國家創新型縣。

改革開放風勁帆滿。用好改革“關鍵一招”,186項改革任務全部落實。加強與粵港澳、東盟、非洲等地區合作,港洽周”簽約22個項目、總投資103億元。西部陸海新通道“邵陽—懷化—東盟”接續班列成功首發,邵陽結束沒有國際貿易班列的歷史。東盟科技產業園、中非經貿產業園等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湖南)邵陽辦事處和國際貿易集散中心掛牌成立,邵陽經開區、邵東經開區獲批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首批協同聯動區。

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1月29日,邵陽市舉行2023年首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掀起了新春項目建設熱潮。

當前,全市各地正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為今年收好官、明年開好局提供有力支撐。

這一年,我市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全力以赴抓項目、擴投資、促消費、優環境,持續鞏固經濟向好態勢。

擴投資厚植新優勢。扎實開展重點項目建設大比拼活動,全市三次集中開工項目264個、總投資709億元;一大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加快建設,31個省重點建設項目、356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分別完成投資273億元、737億元,新邵陽站房投入使用,犬木塘水庫首臺機組發電,白新高速實現通車,永新高速全線貫通,新新、城龍高速、“氣化邵陽”二期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

促消費釋放新潛力。先后舉辦“年貨節”“房交會”“消費促進季”等83場促銷費活動,職工會員消費券發放數量排全省第一,拉動消費550億元。積極釋放“汽車換新”和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紅利,“惠購湘車”補貼申領人數全省第二。舉辦第二屆邵陽旅發大會等活動,接待游客3874.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11億元。

優環境激發新活力。扎實開展“三送三解三優”行動,深化拓展“企業家接待日”“政銀企對接早餐會”等活動,全市黨員干部主動靠前服務,幫助經營主體解決問題3.1萬個,退減緩稅費18.6億元。營商環境的優化,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提升了招商引資質效。目前全市實有經營主體51.6萬戶、新增6萬戶,企業12.1萬戶、新增1.8萬戶。全市今年累計簽約項目360個、總投資820億元,其中新引進“三類500強”投資項目30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鄉村振興描繪新畫卷

初冬,新寧縣黃龍鎮萬畝臍橙基地,果壓枝頭、田園如畫,果農們收獲著豐收的喜悅。

作為農業大市,我市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著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育好一粒種子,繪就沃野好“豐”景——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我市選育的小西瓜品種“sp100”、南瓜品種“雪峰31”和“寶慶一號”苦瓜獲第七屆國際瓜類學術大會優秀新品種獎。市農科院科創園獲評“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糧安科技大祥水稻科技小院獲批國家級科技小院,2個雜交水稻品種獲全國金獎。糧食播種面積、糧食總產量、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居全省第二,全國節水抗旱稻全產業鏈創新聯盟種業發展研討會在邵陽召開。

做好“土特產”文章,壯大富民好產業——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特色產業園74個,新增寶東牧業、鄉鄉嘴兩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藥材產業集群項目順利通過評審,爭取中央資金1680萬元;擦亮“邵陽紅”品牌,104家企業、227個優質農產品進入品牌目錄,邵陽縣被評為全國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綏寧縣獲評全國生豬調出大縣,邵東黃花玉竹產業園、中國油茶科創谷邵陽縣油茶加工示范園建成投用;新增農產品加工規模企業26家,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1993.72億元。

統籌硬件軟件建設,美麗鄉村展新顏——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年”行動,實施鄉村公園“十百千工程”,創建省級美麗鄉村4個、市級30個。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新邵坪上鎮小河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洞口移風易俗“三個3”獲選全國文明實踐精品項目、“六零”創建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獲選全省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典型案例。

闊步邵陽大地,鄉村道路四通八達、特色產業生機盎然、廣袤田野朝氣蓬勃,一幅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民生改善托起新生活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年來,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把發展成果轉化為生活品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鎮新增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人數均超額完成省定任務。新建12所公辦幼兒園和7所義務教育學校,市城區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400個,優化提質52所鄉村小規模學校,邵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成開學。文體事業蓬勃發展,文化惠民有聲有色,群眾生活更加多彩;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榜樣典型引領社會新風尚,侯長亮、林生麗、廖連清榮登2023年“中國好人榜”。

民生保障提標擴面。全面提高低保、特困、孤兒、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救助標準,發放各類救助資金12.99億元,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93%。高效開展全國第二批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任務綜合完成進度排全國前列。著力化解超期安置遺留問題,完成交付3366戶,其中市本級1258戶。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抓好突出問題整改,國家森林公園創建順利通過專家評審,南山國家公園成功納入國家公園候選區。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省級森林城市縣(市)全覆蓋,武岡獲評首批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市。

社會治理不斷加強,持續推進社會治理重點工作攻堅行動,成功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成功創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法治邵陽、平安邵陽建設穩步推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發展有力度,民生有溫度,幸福有質感。奮進新征程,810多萬邵陽兒女正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邵陽新篇章。


weixin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